手机官网
mobile
学院公众号
xygzh
媒体辽农 您的位置:首页>媒体辽农
【中国教育报】刊发我院党委书记张政利的署名文章《育训结合培养乡土人才》
时间:2024-01-03 09:46:26 来源:新利18 app 作者:dwgzb-xxy 访问次数:3624

1月2日,《中国教育报》刊发了我院党委书记张政利的署名文章《育训结合培养乡土人才》。文章从“准确定位乡土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设计规划乡土人才培养模式 创建人才培养路径”“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三个方面,总结了我院分层分类、系统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带得动”的乡土人才特色与成效。



现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辽宁农职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育训结合培养乡土人才

张政利

作为一所扎根三农服务75年的农业院校,新利18 app聚焦乡村人才振兴,创新乡土人才队伍理念,提出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农民作为乡土人才队伍进行分层分类、育训结合系统培养,打造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带得动的乡土人才。该模式形成的成果荣获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近5年毕业生总数1.86万人,留辽就业、创业总人数占比85.6%2022年年终就业率97.83%、省内就业比例88.63%。毕业生广泛分布在辽宁省乡镇的农业生产一线,在美丽乡村建设、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推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准确定位乡土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乡土人才主要由农业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及高素质农民两大主体组成。学校发挥政、校、行、企四方协同作用,坚持育德与修技并举,通过“1+N”育训结合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一懂两爱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及扎根农村发展优势产业、积极投身乡村建设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高素质农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1+N”中,“1”指服务三农这一核心行动理念,“N”指具体的融合行动举措;“1”为融合行动的主导因子,“N”为与主导因子关联并对主导因子起积极促进作用的辅助因子。采用系统论创设“1+N”机制,主次分明、相辅相成;采用协同论创设育训结合,育中有训、训中有育、协同并进,实现高职院校与乡村共建共享共创的互动格局。

设计规划乡土人才培养模式

创建人才培养路径

一是构建育训结合的农业高职“1+N”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组织形式、培养质量评价、育人平台以及培养方式等要素进行系统化、集约化的设计与开发。注重产教深度融合,形成育中有训、训中有育的教育效果。与此相类,育人培养主体、育人平台载体、教学组织、质量评价体系、书证融通、文化建设等要素中也有育训结合的“1+N”特定设计。

基于乡村一、二、三产业集群建设“1+N”专业集群。“1”为与当地农业产业对接的主导专业,如农林专业群、畜牧兽医专业群等;“N”为与主导产业相关联的其他产业类型对接的若干涉农和辐射专业,如农业装备工程专业群、农业经济管理及智慧农业专业群等。“1”“N”打破传统各专业自成体系的人才培养格局,围绕现代农业产业链建立专业链,形成专业集群。

基于现代农业专业集群建立“1+N”课程集群。“1”为农业核心主干课程,“N”为涉农专业选修型、融合型、重构型等分流课程,以及必要的思政课程、素质教育课程等。“1+N”课程体系为学生形成一专多能的多元化知识结构、综合化能力结构提供保证,在大思政格局引领下使学生具备必要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怀以及工匠精神。

基于现代农业课程需要的“1+N”师资队伍和资源集群。实现“1+N”的教师队伍集群,“1”是指学校中骨干专业教师,“N”为行业企业大师、技术骨干、科技特派员、产业带头人、农业科研专家等。实现“1+N”的教学资源集群,“1”是指校内专业教学实训硬件和软件资源,“N”为校外农业实训基地资源。通过集聚的、互补的全方位资源,在资源共享过程中实现育训结合人才培养。

二是构建育训结合的“1+N”高素质农民培训模式。根据农村要素禀赋和产业优势开展高层次系统培训,分析农民认知水平和综合素质情况,对培训任务、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方式和效果评价进行“1+N”优化组合,育训并举,以训为主,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批综合素质好、生产技能强、经营水平高土专家”“田秀才以及产业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农民企业家等。

对接“1+N”主导产业。“1”为当地第一产业——农业,“N”为与农业产业相关联、能使主导产业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的其他产业类型,即工业与服务业。培训目标和任务以农业产业为核心,协同第二、三产业,从而形成三大产业融合发展。

设置“1+N”培训内容。“1”为当地农业产业实用知识和技能,“N”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农政策法规、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营销等,将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建设作为农民培训的重要内容,有效发挥培训对农民综合素质的提升作用。

组建“1+N”培训师资。“1”为科技特派员,他们是服务三农最坚定的支持者,长期战斗在农村基层一线,熟悉农业农村情况。“N”为教师和技师,教师来自涉农职院专业教师、农业高校教师、行业企业专家;技师来自涉农专家、产业带头人等。教师群体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更深入、更专业地开展指导工作;技师群体实践经验丰富、技能优势突出,有利于引导培训对象自觉接受教育。

选择“1+N”培训方式。“1”为固定课堂,“N”为灵活的田间课堂、院坝课堂、在线课堂、科技大集等多种培训方式。农闲时以固定课堂为主,农忙时则采取其他方式。这种组合培训方式针对性地解决生产问题,有效地将教学环节与农时季节相结合、理论知识培训与生产技能指导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

实施“1+N”效果评价。“1”为参训农民的评价,“N”为地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行业企业与涉农院校的评价。组织多元主体对农民培训效果开展结果性评价,并及时反馈,为后续培训方向修正、内容与策略改进提供支撑。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产教融合下的学校主体培养和社会多元培养相结合。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学院各二级分院与百余家知名企业开展合作。通过政府支持、行业对接、校企联姻、技术服务形式,搭建多样化培训学习平台,既能保证在校生的培养,又能满足社会培训需求,构建合作共生的产教融合运行机制,实现校企优质资源互补,打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共同体。

二是立体帮扶下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相结合。发挥科研育人功能,学院投入场地、设备、人才、技术、资本和管理等要素,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集成化产教综合体平台。由单纯提供农业技术性服务向提供技术、咨询、信息、规划配置等综合性服务拓展;由单纯为乡村经济服务向为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要素服务拓展,为乡村社会发展新动能提供信息、咨询与决策。

三是四方协同下的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相结合。在政、校、行、企四方协同的组织格局和治理模式下,以优质教育政策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做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对接,整合职业教育有效教学资源,实现职业教育跨界联合培养。

(作者系新利18 app党委书记)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4年1月2日第06版





上一篇:【中央人民政府网】关注我院承办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艺术插花项目

下一篇:【辽宁高校党建】报道我院主题教育第七期读书班

通知公告
新利18 app物业服务采购中标结果
新利18 app物业服务采购招标公告
新利18 app教材供应商采购成交公
新利18 app办事不找关系指南
新利18 app乡村振兴产教融合育训
新利18 app乡村振兴产教融合育训
新利18 app2024、2025年
新利18 app乡村振兴产教融合育训
学院要闻
田长永副院长除夕走访慰问学院值班值守人员
我院党委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活动
喜报|我院师生在“2023年辽宁省高校思
我院开展冬季假期留校人员消防安全培训
喜报|我院2023年度党建工作再获佳绩
党委书记张政利一行赴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
党委书记张政利出席中国兽医协会工作交流会
党委书记张政利应邀出席全国乡村振兴创新发
院内新闻
我院开展春节前校园消防安全专项检查
我院离退休党总支开展“春风十里翰墨香喜迎
我院开展2023年冬季防震安全教育
我院举办“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
我院2023年英语技能大赛圆满落幕
我院加纳农业鲁班工坊实训基地建设设备即将
我院开展2023年秋季消防安全教育